2007年5月15日 星期二

地理資訊網路應用 04/24、05/01、05/08

4/24

Google earth

Google earth可選擇不同的進入模式:DirectX or OpenGL。根據經驗:DirectX為佳。

左邊有Layers,由google 控制。
→ Terrain:要開才會有3D地形。
Borders:行政界線,國界、縣市界等等
Dinging, lodging等功能美國較完整。
Transportation:陸續更新中。

新功能:
Roads:台灣有建。
Geographic web:可以由使用者建立資料,包括文字和內容。資料來源目前是Panoramio, wikipedia, google earth community。
Feature content:由一些特別的機構所建立的資料,如National Geog Magazine, Discovery channel, European Space Agency. 有些還會有短片可看。Rumsey historical maps:有許多各地的舊地圖,會疊圖在上
Global awareness: 環境議題為主。UNEP所做的有衛星影像的圖層,放在place中,可以改透明度。明顯看得出都市擴張、冰河後退等等議題。

Geographic web中的wikipedia資料,
可連接到wikipedia的網頁,右上角有顯示地理座標,點進去以後會呈現不同網路地圖的連接點,如會有故宮在urmap, google map, yahoo map…的網站。

上方的工具列:
Add placemark: description中可以寫網頁語言 (照片、超連結…)。

Maps in flickr
http://www.flickr.com/map/
如果在flickr中的照片有建立照片的地理資料,就會呈現在地圖中。



0501

Google maps已經有台灣較詳細的資料了!但google earth中還沒有。

Google earth:
In toolbar--
Add polygon:新增「面」。也可已變成簡易的高樓型態。
Add path:新增「線」。

Save: kmz or kml,均可和別人分享。
Kml:個別的檔案,一般的文字檔,由記事本開可以看到許多的文字資料,包括座標等等。
Kmz:

從網路讀進來的檔,會放在temporary places中,需要存檔才會進入my place。

Toolbar→add→image overlay
從外面找圖要疊圖。
綠方框是調整大小、傾斜,可改透明度。
存檔時要存成kmz (其實就是zip檔,裡面會有家進去的圖)。
Link可以是電腦的圖,也可以是網路上的連結。
Refresh:如果是一張動態的圖,refresh可以更新!前提是連結不會更改。
其中的”WMS parameters”: 整合不同廠牌的sever。
裡面有許許多多的圖層。


0508

Google maps:

Log in後,可以像google earth一樣新增資料my maps→create new maps,也可以新增點線面。

可以將google earth中,自己新增的kml放到網路上,google map可以去讀它。

Rich text: 如同frontpage的方式寫網頁。


中研院google earth tools:
Img2kml shp2kml shptrans(投影轉換)
Google maps for Arcgis

沒有留言: